孕产妇死亡检测结果分析
湖北省咸宁市中医院妇产科43710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解孕产妇死亡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笔者对咸安区1994年1月-2005年9月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L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1994年1月-2005年9月咸安区妇幼保健统计年报表和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表。孕产妇死亡指自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死亡的孕产妇,包括妊娠各期和不同部位的病变以及与妊娠有关的疾病或因妊娠加重治疗不当引起的死亡(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
1.2 方法。按照湖北省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表要求,统一表格,各乡镇将死亡的产妇上报妇幼保健院,由妇幼保健院派人员对每例死亡孕产妇进行入户核实。
2结果
2.1孕产妇死亡率。1994年1月-2005年9月全区活产总数为40713例,孕产妇死亡2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4.03/10万。其中2004年孕产妇死亡率较1994年下降了68.59/10万。见表I。
表1 孕产妇死亡率
年 度
活产数(例)
死亡数(例)
死亡率(/10万)
1994
3948
5
126.64
1995
4015
4
99.62
1996
3408
1
29.34
1997
3352
3
89.49
1998
3614
1
27.67
1999
3418
0
0
2000
3372
2
59.31
2001
3146
2
67.57
2002
2745
0
0
2003
4115
1
24.3
2004
3445
2
58.05
2005
2135
1
46.83
合计
40713
22
54.03
2.2孕产妇死因构成及顺位。死亡22例孕产妇中,死亡19
例,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11例,羊水栓塞4例,妊高征3例,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引起产科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外翻。见表2。
表2 孕产妇死因构成及顺位
死因
例数
构成比(%)
顺位
直接产科原因
19
86.36
产科出血
11
50
1
羊水栓塞
4
18.18
2
妊高征
3
13.64
3
死胎
1
4.55
4
间接产科原因
3
13.64
心脏病
3
13.64
3
2.3 基本情况。年龄最小18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29.5
岁,以24-26岁和28-30岁居多,各为6例,各占27.27%。文盲l例,占4.54%;小学7例,占31.82%;初中11例,占50.00%;高中3例,占13.64%。居住地为城镇的3例,占13.64%;农村19例,占86.36%。人均月收入50元以下者3例,占13.64%;50元以上者6例,占27.27%;100元以上者9例,占40.91%;100元以上者1例,占40.91%;300元以上者1例,占4.54%;500元以上者2例,占9.09%。
2.4医疗保健服务状况
2.42分娩地点及方式。死亡产妇18例,占81.82%;死亡孕妇4例,占18.18%。分娩地点在县级以上医院5例,占22.73%;在乡级卫生院11例,占50.00%;在村卫生室2例,占9.09%;在家中4例,占18.18%。自然产死亡11例,占50.00%;剖宫产死亡7例,占31.82%。
3讨论
3.1孕产妇死亡率,10年来我区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4年比1994年下降了68.5/10万,其死亡原因与经济状况、文化层次、分娩地点、自我保健意识、医疗保健设施及卫生保健服务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尤其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切实可行的的干预措施。
3.2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86.36%,宫缩乏力为第l羊水栓塞、胎盘因素。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妊娠合并心脏病。22例死亡的孕产妇中,在乡级卫生院分娩者中占50.00%,死亡者占40.91%,产时死亡者占 ,因此,要加强医院产科,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提高妇产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和危重症的抢救能力,畅通急救转诊绿色通道,推广预治产后出血和催产素的规范使用等适应技术,减少因技术和条件原因导致的孕产妇死亡。
3.3加强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加强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监护。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本组资料显示,死亡的孕产妇中,未接受产检者占22.73%,产前保健不规范者占72.73%,有高危因素者占36.36%。因此,应加强高危妊娠的筛查、转诊及监护,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实行专案管理,监测高危因素的变化,动员和督促高危孕妇提前往院分娩,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3.4 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调查资料显示,86.36%来自农村;月收入在200元以下者18例,占81.81%;计划外生育者占54.55%。因我区属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夫妇文化水平低,尤其是计划外怀孕者,不主动要求保健服务,认识不到妊娠分娩的危险性,不愿意或不能承受住院分娩的费用,致使孕产妇死亡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在农村应加强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工作,宣传孕产期保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高孕产妇自我监护能力,提倡住院分娩,杜绝家庭接生,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